摘录

  •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俾斯麦)
  • 故读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鸿章其人之英雄者,车载斗量焉。若夫造时势之英雄,则阅千载而未一遇也。此吾中国历史所以陈陈相因,而终不能放一异彩以震耀世界也。
  •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 枝强伤干,势所必然矣。
  • 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
  • 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
  • 江浙两省,中国财赋之中坚也,无江浙则是无天下。故争兵要则莫如武汉,争饷源则莫如苏杭。
  • 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
  • 中国人最长于商,若天授焉,但使国家之制定商法,广通道路,保护利权,自能使地无弃财,人无弃力,国之富可立而待也。今每举一商务,辄为之奏请焉,为之派大臣督办焉,即使所用得人,而代大匠斫者,固未有不伤其手矣。
  • 李之受病,在不学无术。
  •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 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
  •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 “使彼而卒于中日战事以前,则彼为十九世纪之一为人,做世界史者必大书特书而无容疑也。”(日本报章)
  • “彼非如格兰斯顿有道义的高情,彼非如俾斯麦有倔强的男性,彼非如康必达有爱国的热火,彼非如西乡隆盛有推心置腹的至诚。”(日本报章)
  • “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人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狡狯有城府,支那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日本报章)
  •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感想

本书所述李鸿章生平经历:平捻、洋务、外交、投闲。读任公文章,真的百般滋味都在心头。全书结尾所言极是: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个人的命运也是一样!

本书内容可归总如下:

  • 第一章·绪论:综述李鸿章功过,表达梁启超观点: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开头的豪杰奸雄庸人论述最为经典。
  • 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探讨李鸿章是否为权臣。
    • 给出历史上权臣的分类:
    • 贵族(鲁之三桓、晋之六卿)
    • 大军功者(曹操、司马懿)
    • 贤才之士(诸葛亮、王安石)
    • 小人(赵高、秦桧)
    • 继而给出近代权臣愈少的原因:
      • 教义浸淫(儒家)
      • 雄主布划(法令的完善)
  • 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述以下内容:
    • 李鸿章初入官场,后跟随曾国藩
    • 欧力东渐
    • 国力疲弊
  • 第四、五章·兵家之李鸿章(上、下):详述平东西捻。
  • 第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述李办洋务、北洋海陆兵力及洋务失败的原因。
  • 第七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述中日战争中北洋海陆兵力覆没的惨烈状况,分析致败之由及李鸿章的过失责任。
  • 第八、九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上、下):详述李鸿章与各列强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背景、缘由、谈判经过及条约内容。
  • 第十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述其治水与任两广总督之事。
  • 第十一章·李鸿章之末路:简述义和团之事,详述《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11月7日,薨于贤良寺。
  • 第十二章·结论:试将李鸿章与其时代中外人物比较;述鸿章为人处事;引日本报章对其评价,最后给出任公自己的看法。落笔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