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这本书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张军平教授的一本“读研攻略”。个人觉得十分受用,与我初来乍到的一些感受(见《读博小悟》)非常契合。其中很多细节是真正走过这条路且尚未忘记的人才能点到的。其中,我对张军平教授关于时商、打基础这两方面的讨论非常认同,尤其是打基础这块儿——基础是打不完的,书是读不完的,赶紧去做研究吧!以点带面!

金玉良言,良药苦口,漫漫长路,谨记。

摘录

  • 时商反映了人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学业或工作的绝对投入时长。
  • 研究生们千万不要过分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在玩游戏后或在做完其他杂事后,用较少的时间投入科研,就能够拼得过那些可能更聪明又更努力的同行们。
  • 梦境学习,最基本的做法就是睡前闭上眼睛回顾自己这一天做过的相关研究,整理思路,然后暗示自己晚上能梦到相关的内容即可。
  • 没有经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刚成为研究生时,总会担心基础不牢,想当然地认为必须先把基础知识掌握和巩固好,才好切入科研课题的研究,甚至认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没办法找到研究课题或方向的突破口。于是,他们会习惯性认真地、反复地看相关专业的基础书,甚至觉得最好把每本书章节后面的习题也都刷一遍,才能提升科研能力,让自己正式做研究时心里有底。
    • 这种做法有好的一面,基础巩固了,在思维逻辑、知识体系上会很严密。然而,对研究生来说,从时商的角度来考虑,这并不是合理的方式。
    • “科研书山”的基础是永远打不完的。
    • 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是硕士三年或博士三年或硕博连读五年,有可能读完这些书时,学生已经临近毕业了,但还是对书本身的内容一知半解,更不用说能形成对前沿的把握了。如果本科基础不好,或是转专业过来的,有可能书读不到半程,对科研的兴趣就已经被浇灭了。
    • 重新定义基础。个人以为,基础应该优先定位在对具体研究方向的前沿的把握上,而非对相对笼统的整个研究领域的宽泛了解上。尤其是在现今研究越来越细分化、专业化的前提下,专业领域书籍中的知识在研究生期间并非全会用到。
    • 总之,宜以点带面,而不要以面带点。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看,可能这样做在时商商才能更有效率,不会浪费时间,也有利于研究生在校期间学有所成。
    • 从阅读摘要开始进行初筛,到对觉得有内容的文章进行泛读和进一步精读,读一篇或多篇密切相关的文章,显然比看书更省时间,且能快速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包括该领域同行在这一方向上已经达到的水平、在此方向上公用的评测手段,以及存在的不足。细读论文,还能知道同行在提出创新工作时,是如何针对现有不足提出改进方法的,又是如何行文来有理有据地支持其观点或方法的有效性的。有的时候,作者也会分享代码以增加引用率,通过运行这些代码和调试代码中的参数,读者能很快了解文章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 除此以外,这种学习模式也比较容易有针对性地以点带面,即浏览作者撰写的综述部分和提供的参考文献,从文献中形成树状搜索来获得这一领域所需的背景知识、基础,以及不同视角的观点方法等。在阅读中,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公式和理论理解上存在障碍或偏差,可以再按图索骥地到更基础的教科书或工具书中找答案。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最终形成对该研究方向的总体印象,一个点扩张成一个面甚至是一个能支撑这个点的倒金字塔式知识结构,这样构成的倒金字塔的底是扎实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
    • 这样形成的基础不仅能让学生对其研究方向有好的前瞻性,也能让学生快速对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形成深刻认识,以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找到突破口。
    • 除了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外,与从书籍来打扎实的基础相比,阅读论文也许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不太容易被教科书中的条条框框束缚。有句话说得好,知识越多,思考越难。人类的创新往往都是从犯错开始的,甚至可以等同于一种犯错。如果过于遵守或相信教科书中的规范与准则,其实我们就容易限制住自己的想象力或想象空间,不敢进行批判性思维。所以,我们需要或多或少地避开基础误区。
  • 有些学生可能碰到一点儿小困难,就会退缩,以至于研究生期间频繁换方向,导致真正用于钻研一个科学问题的时间严重缩水。
  • 希望从多、快、省的角度在论文上找成就感的学生,不妨多考虑选择年轻老师做导师,而愿意挑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效的研究方向的学生,则可以考虑选择资深导师。
  • 在现行考研体系下,综合科目的成绩往往不太能反映考生的科研能力。尤其在真正读研后,研究生的方向非常细化,往往与综合科目里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没有绝对的关联性。而且,还有些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平时成绩稳定,科研能力也不错,但一逢大考就成绩不佳。所以,单凭分数来筛选的话,导师有可能挑到高分低科研能力的学生。
    • 也许我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没必要要求他有太全面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才是研究生最需要体现出来的,其他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导师的指导来弥补。
  • 它提醒着导师们,一定要留个心眼,多读文献,跟紧国际前沿。在选题时尽量谨慎,做到有的放矢,也要多开拓些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扬长避短的同时,适时在自己的短板上进行充电和探索,避免堵死在一条路上。
  • 当候选论文数量过多时,评审专家有可能不会花时间将每篇论文的摘要都看一遍。多数情况下,评审专家会仅仅根据论文的标题来决定是迫切想审,还是无所谓。
  • 摘要基本框架
    • 第一,要在摘要里提及的是,你要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有什么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这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比如步态识别根据走路的姿势识别身份,就可以写“步态识别是生物认证的方式之一,在社会安全、视频监控、身份认证方面有重要应用。与其他生物认证特征如人脸、虹膜、指纹等不同,步态是唯一可远距离识别的生物认证特征”。
    • 第二,是概括性地总结现有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前沿进展在哪里。仍以步态为例,可以写“现在的步态识别方法主要分两大类,其一是通过建模的方式,其二是基于图像模板”。
    • 第三,指出这些方法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引出本论文想要做的研究。比如“前者计算复杂,后者效率高但识别性能低”。
    • 第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提出了什么新的方法,提出的方法主要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比如“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步态模板技术,该方法既具有以往图像模板计算效率高的优势,同时也具备建模方式识别率高的优点”。
    • 第五,怎么证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比如“我们在3个公用步态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与5个最高水平的步态算法相比,我们提出的步态模板技术取得了目前的最佳性能”。
  • 三分钟拒稿法则
    • 如果评审觉得问题太小,做得没意义,那就会导致糟糕的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则是体现创新性的地方,多数评审是偏好原创性的,而不是简单的组合性解决方案,尤其是生硬的组合方式,比如先做一个已知的A,再做一个已知的B,最终用A+B结合的结果来获得好的性能改进。这种直接的方法,有可能会让评审觉得作者不够努力,或不愿意深入思考去获得一个更有技巧性和创新性的,能形成C=AB的C方案。
    • 作者应该明确自己是如何进行验证的,效果如何。通常情况下,需要证明自己的方法在多个公用数据集上优于其他方法,才有可能让评审相信。但这里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既不能过于美化自己的方法,让人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也不能过分直白,把方法的短板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 学生在写论文的开头部分时,往往喜欢强调自己提的新方法,偏好花很多笔墨介绍自己方法的新颖性,觉得这才是要向读者推介的重点。但实际上,从读者和评审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希望知道的是,提出的方法到底有何意义。因此,在写论文的开篇时,学生应该要想想如何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为开场白,而不应以纯方法贡献的描述作为开始。
    • 引言或介绍是论文的开场白。一般来说,它是用来交待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来龙去脉的。和摘要一样,引言应该告诉读者:(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有什么意义;(3)它的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 介绍部分的内容应该与摘要部分保持一致性,但需要在语言表达上避免重复,免得让评审或读者觉得作者的词汇量匮乏。
  • 如果研究方向中某些问题并非本文拟解决的,就没必要写出来放正文里讲,只分析与论文相关的关键问题即可。
  • 提及的贡献点或创新点都应该是用来解决先前文献中存在的问题的。这样,才能在文章引言部分形成逻辑闭环。
  •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作者尽量不要引述大家没听说过的期刊或会议上的论文,因为有可能拉低待提交论文的档次,会让评审专家觉得作者没有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但是,要尽量引用预投稿的期刊或会议上的文章,这样能增强评审专家对论文相关性的认可,因为很多会议在评审阶段就有一项“是否与本会议相关”的选项。
  • 对于博士生来说,写综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科研能力的机会。虽然开始花的时间会多一些,但它对做研究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写综述可以迫使自己厘清要研究的方向,掌握该方向发展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也就能站在更高层面上去思考如何去找创新点。它也有助于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产生持续性的研究成果。
  • 通常情况下,如果理论方面的创新比较大,评审对实验部分的要求就不会太苛刻。即使文章只有一两个仿真实验,评审也不太会因为实验少而拒稿。而如果理论方面创新小的话,则作者需要用更完整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创新是值得推敲和发表的。
  • 科研的后浪应具有哪些心态和特质,才适合做科研呢?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冒险,跌倒了、失败了也无所畏惧,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勇于挑战权威、挑战极限;愿意花心思去奇思妙想;充满自信。总之就是,不甘于落入俗套,有着更多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