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zero academic year PhD student,在从业界到学界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我发现读博有一些“显然”的最佳实践,而我在此之前并不清楚。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无数思考、启发积累出来的。

这是一篇长期维护更新的读博小悟。也许以后我会不断根据自己的经历修正这些经验。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建议,欢迎留言!

感谢Prof. ZhenkaiAnChuqiJiahaoJianingJunKaihangYuancheng的指导!

正文

  • 开展一项研究之前,想想evaluation是什么,如何evaluate你的成果。如果你的成果不能被很好地evaluate,或者说没有同类的前作去compare,那么大概率这不是一个很好的research problem。发现新的攻击面等除外。
  • Design是design,implementation是implementation,不要把两者混在一起。
  • 论文中,图和表尽量放在每一页的上方。
  • 杨绛先生的话对于博士生尤其适用——你就是读的太少,想的太多。
  • Abstract是全文的最浓缩版本,introduction部分则是全文的次浓缩版本。浓缩意味着introduction部分的写法基本就是对全文内容的“介绍”。
  • Evaluation很重要!规划研究项目时,一定要想好你最终的evaluation是什么!Evaluation部分要能达到剩下正文部分一半的篇幅!
  • 不要把很直观、没有太多挑战的东西作为你的main contribution。去解决那些困难的问题。
  • 有条理地保存好研究(尤其是实验)过程的中间产物!长远来看事半功倍!
  • Evaluation部分最好选择同课题过往研究大家公认的数据集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完全相同的研究问题或公认的数据集,一种思路是,从近五年的安全四大顶会开始,梳理紧密相关的论文使用的数据集,合并起来作为自己的测试数据集。
  • 工业界的问题与生态乱象可以催生学术研究。
  • 有时候,学术研究是“造锤找钉”。可能一开始发现了一个钉子(motivation example),于是造了个锤子,然后想去应用到更多的钉子上。这时候就是构造数据集广撒网,看看有哪些钉子适用这个锤子。
  • 不要高射炮打蚊子——为解决一个小问题,上了一套重型方法。
  • 尽早请值得信赖的人帮助审核你的approach,避免其中存在大的缺陷,而你当局者迷浑然不觉。
  • 人生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 Architecture、workflow和pipeline的图很重要!要清晰、有逻辑、易懂,并不是越复杂越深奥越好。线条不要乱,子图不要过于复杂,可以把细节留到后面的子节去重新绘制图片来描述。不要贪心——想要在一张总图中标出所有细节。另外,我新开了一篇博文长期收集优秀的概览图供参考。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最佳实践:
    • 每个子图要有一个小标题,字大,加粗。
    • 尽量减少图中的文字描述,字体大小和是否强调根据重要性来判断,不要所有字体一样大。
    • 如果有箭头标出的步骤,最好在图中用①②③等序号标出,方便在正文中解释。
    • 如果箭头或顶点有不同的类型,需要给出图例说明。
    • 多向优秀的论文学习!
  • 不要尖叫。
  • 投稿要选好track。
  • 论文内容要接近或等于目标会议的页面要求上限。

延伸资料

外部链接

Heilmeier’s Catechism

By George H. Heilmeier, President and CEO of Bellcore:

  • What are you trying to do? Articulate your objectives using absolutely no jargon.
  • How is it done today, and what are the limits of current practice?
  • What’s new in your approach and why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successful?
  • Who cares? If you’re successful, what difference will it make?
  • What are the risks and the payoffs?
  • How much will it cost? How long will it take?
  • What are the midterm and final “exams” to check for success?

Source: https://cseweb.ucsd.edu/~ddahlstr/misc/heilmeier.html.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讲座总结

Xnip2023-11-21_16-38-11